您好!欢迎来到首页--成都蓝顶品牌发展有限公司 ,请 登录  免费注册

重点话题

名家评论员

  • 妙红

    妙红,本名肖毅,知名评论人、策划人。现任艺术•能见度移动互联创投平台创始主席、成都蓝顶艺术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。

  • 李继祥

    知名艺术家,“85艺术”代表人物

以后还有人用纸笔作画吗?

2015-11-27 14:49
        2015年11月25日,《艺术财经》宣布将于2015年12月停刊,作为纸质媒体的《艺术财经》就要暂时与大家告别,他们刚好满100期。
 

        宣布12月期杂志将是告别演出的《艺术财经》微信客户端上,依然挂着“全年免费订阅”的广告,只要你预付邮费,你就可以获得《艺术财经》杂志免费订阅资格。这是去年4月的广告,距宣布“暂时停刊”只有一年零七个月。看上去很像某宝网上很多微商、网商的推销手段——预付邮费,你可以获得价值不菲的某某商品。但你稍微搜索一下,就可以发现同样的商品在别的网店,售价比预付邮费还低,还包邮!


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我不会相信《艺术财经》采取了这样一种拙劣方式做滞销产品推销,一年一度的中国艺术权力榜是《艺术财经》的招牌菜,单凭这一道菜,足以让诸多的顶级艺术家和机构围绕在他们周围。《艺术财经》缺钱吗?
 
        噩耗总是成群结队。
 

        彭博社旗下的《Muse》2013年就死掉了,这是全球最大财经资讯机构创办的文艺杂志,这是老外的杂志,当时我们没在意。去年就停刊《美术大观》、《当代美术》,似乎也死得悄然无声,我们想象为过去三十年死掉的《美术》、《江苏画刊》、《新潮》等等。


 

        而在《艺术财经》之前宣布停刊的《瑞丽》,则像是一枚重磅炸弹,炸响了时尚圈文艺圈。报社老领导创办的风姿绰约的《外滩画报》也已经宣布暂停纸质媒介的出版,又一个符号在被抹去之中,传媒界似乎都以《瑞丽》、《外滩画报》停刊作为纸媒已死的佐证。


 

        《艺术财经》和《瑞丽》、《外滩画报》一样,都宣布转型电子媒介,继续保持品牌的存在。《艺术财经》的停刊词说得很直接:“世事贵在坚持,奈何不敌时代”,但他们的情愿却可能只是一个情愿,他们说,”此去不经年,后会终有期”,可经年是几年,有期是何期?


 
        纸媒的死亡病毒在迅速传染,实际上现在连门户网站都被称作“传统媒体”,电子打击下,传统如白驹过隙,只有一眨眼存在的工夫。只是主要以纸为媒的艺术门类,假如都不能占用一个纸媒阵地,是不是也要担心这个艺术门类,何时也被电子时代彻底改头换面?
 
        上年底,我和两个朋友聚在一起,讨论是不是要办一本杂志,有关艺术的。都是原来一家报社的同事,现在一位朋友办着他的教育周刊,一位朋友转战投资收藏界。而我还是一个边缘人,带着传统媒体人的情愫,在艺术推广这个领域的边缘上,寻找目标。因此办一本杂志,就像一股电流,至少在情怀上打动了我们。
 
        这并不是几个老儿童在追忆旧梦,编辑团队、刊号挂靠包括资金,我们都做了一番筹划。我给一位以前在报社做过摄影记者,现在在北京做纪录片导演的同事去电话,问她想不想回来,一起做一个过去的游戏,听得出来,她真的很激动。但在微信上,与上海一位艺评记者聊天时,她却向我们表达了“敬意”:“现在还要办纸媒的人,应该向你们致敬!”我明白,她认为我们是一堆纸媒原教旨主义人肉炸弹,而战场早已不存在。
 
        结果是这本杂志只出了一期。
 
        但这个结果并非来自阅读习惯革命的精确打击,纸媒寒冬的冰冷刺骨,我们并非没有体会,甚至可能比别人体会更深。上世纪末以来,我们都亲身经历了若干家纸媒的阴晴圆缺,这次这本杂志的夭折依然是体制的原因,一期之后刊号被主管部门收回。至于这个主管部门的最高主管几个月之后被撤职、警告了,那也是另外一个故事。
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我们都不是纸媒原教旨主义者,至少在离开蓝顶美术馆选择创业方向时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移动互联网,籍以证明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。只是在互联网浪潮下,我们想知道还有没有人坚持斜着肩膀,用笔写字,用纸作画?
 
        作者简介:妙红,本名肖毅。资深媒体人,专栏作家,艺术推广人。曾供职多家报纸。2013年进入成都蓝顶美术馆担任品牌总监,2014年底组建成都蓝顶艺术品牌策划有限公司,创建“艺术·能见度(ysnjd.com)”消费级原创艺术品平台。
上一篇 下一篇